在污水處理廠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中,污泥濃度是影響處理效果的關鍵參數之一。污泥濃度過高可能導致污泥膨脹、沉淀性能變差等問題;污泥濃度過低則會影響處理效率。污泥濃度傳感器能夠實時、準確地測量污泥濃度,為操作人員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,以便及時調整工藝參數。因此,掌握污泥濃度傳感器的正確使用流程具有重要意義。 一、安裝準備 1、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 安裝位置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: (1)代表性:選擇能夠反映整個處理單元污泥濃度平均水平的位置,避免安裝在死角、湍流區或靠近進水口、出水口等水流不穩定的地方。例如,在曝氣池中,應選擇在混合均勻的區域安裝傳感器。 (2)便于維護:確保安裝位置便于操作人員進行日常的校準、清洗和維護工作,周圍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操作。 (3)安全性:考慮安裝位置的安全性,避免安裝在有腐蝕性氣體泄漏、高溫、高壓等危險區域。 2、檢查傳感器及配件:在安裝前,仔細檢查傳感器的外觀是否有損壞,如外殼破裂、電極磨損等。同時,核對配件是否齊全,包括安裝支架、密封墊片、連接電纜等。確保傳感器的型號和規格與使用要求相符。 3、準備安裝工具和材料:根據安裝方式,準備相應的安裝工具,如扳手、螺絲刀、電鉆等。此外,還需要準備密封膠、生料帶等密封材料,以確保安裝的密封性。 二、安裝操作 1、固定安裝支架:根據安裝位置的要求,將安裝支架固定在合適的位置。如果是在池壁上安裝,可使用膨脹螺栓將支架牢固地固定在池壁上;如果是在管道上安裝,則需要使用專用的管道夾具進行固定。在固定過程中,要確保支架水平或垂直,以保證傳感器的安裝精度。 2、安裝傳感器:將傳感器小心地安裝到支架上,注意不要損壞傳感器的電極和密封部位。按照傳感器的安裝說明,正確連接傳感器與安裝支架之間的緊固件,并擰緊螺絲,但不要過度用力,以免損壞傳感器。在連接處涂抹適量的密封膠或纏繞生料帶,以防止介質泄漏。 3、連接電纜:將傳感器的連接電纜與顯示儀表或控制系統進行連接。在連接過程中,要注意電纜的極性和接口的匹配性,確保連接牢固可靠。同時,要避免電纜受到拉扯、擠壓或扭曲,以免影響信號傳輸。 三、校準調試 1、零點校準:在傳感器安裝完成后,需要進行零點校準。將傳感器置于無污泥的清潔水中(如蒸餾水或去離子水),等待傳感器穩定后,按照顯示儀表的操作說明進行零點校準。零點校準的目的是消除傳感器在無污泥狀態下的輸出偏差,確保測量的準確性。 2、量程校準:量程校準需要使用已知濃度的污泥標準溶液。將傳感器依次放入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中,記錄傳感器對應的輸出值。根據標準溶液的濃度和傳感器的輸出值,繪制校準曲線或輸入校準參數到顯示儀表中。量程校準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傳感器在實際測量中的精度,因此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。 3、調試與驗證:校準完成后,對傳感器進行調試和驗證。將傳感器放入實際的水處理環境中,觀察傳感器的測量值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。如果測量值存在偏差,可對校準參數進行微調,直到測量值滿足精度要求。同時,檢查傳感器的響應時間和穩定性,確保傳感器能夠及時、準確地反映污泥濃度的變化。 四、日常使用監測 1、實時監測:在污水處理工藝正常運行過程中,通過顯示儀表或控制系統實時監測污泥濃度的變化。操作人員應密切關注污泥濃度的數值,根據工藝要求及時調整曝氣量、污泥回流比等參數,以保證處理效果的穩定。 2、數據記錄與分析:定期記錄污泥濃度的測量數據,建立數據檔案。通過對數據的分析,可以了解污泥濃度的變化趨勢,發現潛在的問題,如污泥膨脹、污泥老化等。同時,數據記錄還可以為工藝優化和設備維護提供參考依據。 五、維護保養 1、定期清洗: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雜質和微生物,傳感器表面容易附著污垢,影響測量精度。因此,需要定期對傳感器進行清洗。清洗時,可使用軟毛刷或柔軟的布輕輕擦拭傳感器表面,去除附著物。對于頑固的污垢,可使用適量的清洗劑進行清洗,但要注意清洗劑的選擇,避免對傳感器造成腐蝕。 2、檢查電極:定期檢查傳感器的電極是否有磨損、腐蝕或損壞的情況。如果電極出現問題,應及時更換電極,以保證傳感器的正常工作。 3、校準復查: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使用環境的變化,傳感器的測量精度可能會發生變化。因此,需要定期對傳感器進行校準復查,一般建議每3 - 6個月進行一次校準。如果發現校準偏差較大,應及時重新進行校準。 六、結論 污泥濃度傳感器的正確使用流程包括安裝準備、安裝操作、校準調試、日常使用監測以及維護保養等多個環節。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,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影響傳感器的測量精度和使用壽命。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使用流程進行操作,定期對傳感器進行維護和校準,確保傳感器能夠準確、可靠地測量污泥濃度,為污水處理工藝的穩定運行提供有力保障。
污泥濃度傳感器的使用流程詳解:http://www.sbinet.com.cn/newss-8358.html |
|